↑這裡是旅人常常忽略的一個地方,卻充滿歷史痕跡↑
課程結束後,Hank要帶我們去幾個吳哥窟裡不會被納入觀光行程的景點走走,他說這幾個地方很美,但大家都只是經過卻沒停下來多看看。車子出了東邊的勝利門後不遠就停了下來,勝利門的知名度很高,觀光客都會特別停下來在門前拍照,而Hank指了指另一邊有很多大樹的地方,說這裡是以前的舊河道,上面還有一座名為斯賓馬斯的斷橋(Spean Thma),由於河道已經荒廢,橋自然也沒了作用,坍塌後任由大樹生長,竟也演變成樹和橋的共生狀態,我們走到橋墩下往上看,大樹的根部蔓延穿透整座橋墩,氣勢非常驚人,這裡稱不上是一個大景點,但卻保留了時間的一草一木,真的很特別。
↑下方的洞就是河道經過的地方↑
↑石塊就是以前的橋,現在和巨大的樹木共生↑
↑用人當比例尺才能看出樹的巨大↑
接著我們往回程的方向走,出了美麗的南門,在離巴肯山之前不遠的地方停靠,右手邊是一座細細高高的塔,每次進出南門的時候都會看到,但總是很少人會停下來上去看看,也許是塔的整個外觀太單調、也許是階梯窄難攀爬有危險性,它是巴塞增空寺(Baksei Chamkrong Temple),也是吳哥窟裡少數金字塔造型的寺廟,階梯又窄又陡,爬上去時必須扶著兩側的牆,下來時也要以上去的姿勢一格一格往下走,千萬不能急,因為很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跌下去。其實在小吳哥最頂層的塔也有類似這種的樓梯,但之前發生過遊客從樓梯上摔下來致死的意外,後來就都圍起來,改用另一座人造的木梯爬上去了。金字塔上的視野很遼闊,一眼望去盡是茂密的森林,Hank說這裡也是看夕陽的好地方,不像在巴肯山上會有人擠人的情況。
↑金字塔非常抖,而且階梯非常窄,必須雙手扶著兩側的牆才有辦法上下↑
↑氣勢磅礡,根本像在拍偶像劇↑
↑在這看夕陽完全沒有人擠人的問題↑